弥勒菩萨告诉虚云法师什么大法
述兜率之境 示弥勒之偈
三月初三日,师病重时,即趺坐入定,闭目不视,不言不食,不饮水。惟侍者法云、宽纯,日夜侍之。端坐历九日。十一日早,渐倒下,作吉祥卧。侍者以灯草试鼻官,气已绝矣。诊左右手脉,亦已停矣。惟颜色如常,体尚温。 十二日早,微闻呻吟,旋开目。侍者告以时间。师曰:“我觉才数分钟耳。”语侍者法云曰:“速执笔,为我记之。勿轻与人说,启疑谤也。”师从容言曰:
“余顷梦至兜率内院,庄严瑰丽,非世间有。见弥勒菩萨,在座上说法,听者至众。其中有十余人,系宿识者。即江西海会寺志善和尚。天台山融镜法师。歧山恒志公。百岁宫宝悟和尚。宝华山圣心和尚。读体律师。金山观心和尚。及紫柏尊者等。余合掌致敬,彼等指余坐东边头序第三空位。阿难尊者当维那,与余座靠近。听弥勒菩萨讲“唯心识定”。未竟,弥勒指谓余曰:‘你回去。’余曰:‘弟子业障深重。不愿回去了。’弥勒曰:‘你业缘未了,必须回去。以后再来。’并示偈曰:
识智何分 波水一个 莫昧瓶盆 金无厚薄 性量三三 麻绳蜗角 疑成弓影 病惟去惑 凡身梦宅 幻无所著 知幻即离 离幻即觉 大觉圆明 镜鉴森罗 空花凡圣 善恶安乐 悲愿渡生 梦境斯作 劫业当头 警惕普觉 苦海慈航 毋生退却 莲开泥水 端坐佛陀
“以下还有多句。记不清了。尚另有开示。今不说。”
禅宗中派源流,如何看待南北宗之爭帶來的利弊
本质上还是没人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也是正常的
不管是南宗北宗的争论和分歧 还是现在各个流派的分歧 说到底就是没人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了
佛陀在世的时候 大家以佛陀讲法为准佛陀不在了 就各说各的
佛家的流派甚广 大乘小乘之争一直也都在 也有人说其实所谓的小乘 很接近佛陀的教诲 大乘不是佛说的 各个不同
佛家内部争论也不休 密宗的路子 跟南宗 北宗就不同 但也是佛家……
佛法乃不二之法。根本不存什么南宗北宗之分。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弟子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师父,而相互攻击对方。
在唐朝,佛法兴盛。禅宗形成了两大派。分别是以慧能大师为首的南宗和以神秀大师为首的北宗。其实,两位祖师不但毫无隔阂,而且都十分尊重对方。他们的心是无二的。只是给修行者们示现两种不同的修行方式而已。慧能大师示现的是顿修法门,神秀禅师示现的是渐修法门。
两种法门并无高低之分。渐修修到到一定程度就是顿悟,顿悟也是需要一定的积累才可成就。两种法门是相互相承的,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可惜他们的弟子,却相互对立,相互攻击。这就丧失了学佛修道人的初心。
但是,什么都要一分为二来看。两派弟子相互对立之后,攻击对方的弱点。这样反而可以发现各自的不足之处,从而加以改进。
所以说,南北两派的对立,各有利弊。我们只有将两派融合在一起,才能圆满。这也是佛法裂变之后的回归统一,这样才是佛法的本来面目。
在中国历史上,禅宗发展可分成四个时期,由菩提达摩至中国开始,至六祖惠能大师大宏禅宗为止,此为禅宗的开始,可称为早期禅宗。
五祖弘忍对四祖道信禅法的继承和发展,建立了东山法门,这是中国禅宗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 其门下弟子(出家),根据记载的共有28人,其中一时称“南能北秀”的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最为出名。
五祖弘忍传法于惠能,被奉为禅宗六祖。由于惠能系的禅法主要流传于中国南方,神会又以菩提达摩“南天竺一乘宗”正传自诩,而不许神秀门下“妄称南宗”,因此,惠能系便获得了“南宗”的称号,而主要流传于中国北方的神秀一系则被称为“北宗”。
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和以惠能为代表的“南宗”成为中国禅宗的两大基本派别。
安史之乱以后,盛极一时的神秀北宗逐渐趋于衰落,但仍绵延发展了百年之久。至唐武宗灭法,以寺院为主要依托的北宗禅才完全衰落下去。
而保持山林佛教特色的惠能南宗一系则逐渐在全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禅定作为佛教全部修习而得名。用参究方法彻见本有佛性为宗旨,亦称"佛心宗"。
北宗主张"佛尘看净"的渐修,数传后即衰微;南宗传承很广,成为禅宗正统,以《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为主要教义根据,代表作为《六祖坛经》。
六祖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古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